新華社西昌11月30日電(新華社記者 餘曉潔 田野 吳晶晶) “火箭加註燃料,意味著發射真正進入倒計時。這將是長三乙火箭的第25次出征。”嫦娥三號火箭系統總指揮岑拯凝神註視著塔架說。2日凌晨,它將把嫦娥三號探測器直接發射至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
  30日,嫦娥三號“座駕”——長征三號乙改進型運載火箭筆直豎立在高高的塔架上進行常規推進劑加註。發射前數小時,質量更輕、能量更高的低溫推進劑將被加註。
  這裡,是享有“東方休斯頓”之稱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高聳的長三乙箭體直徑3米多,高56.4米,相當於20多層樓。
  與嫦娥一號發射用長征三號甲火箭、嫦娥二號發射用長征三號丙火箭不同,嫦娥三號採用了長征三號乙增強型運載火箭。為什麼選擇長三乙火箭,它有何“過人之處”?
  “雖然火箭不是全新的,但為了質量把控,研製生產工作都是按照火箭首次飛行的標準進行的。”嫦娥三號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薑傑說。
  長三乙火箭改進型是三級捆綁式火箭,在長三甲基礎上捆綁了4個助推器,運載能力遠高於長三甲和長三丙。
  “嫦娥三號探測器比嫦娥二號重了1噸多。本次發射具有多窗口、窄窗口的特點。要把嫦娥三號直接精確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可靠性要求更高。”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薑傑說。與嫦娥二號任務相比,嫦娥三號的入軌精度要求提高了三倍多。
  岑拯表示,雖然長三乙火箭已是“身經百戰”,但為確保嫦娥三號“完美落月”,科研人員對火箭開展了6大專項技術攻關。包括高精度制導控制提高入軌精度;多窗口發射技術,實現多軌道窄窗口發射;新型支架為嫦娥三號量身打造“座椅”;遙測圖像傳輸系統,直觀反映發射情況;減輕自重;提高可靠性。
  控制系統相當於人的大腦。為了準確入軌,科研人員採用雙激光慣組加衛星導航修正的複合制導技術,相當於給火箭安了“兩隻眼睛”。一隻眼睛使火箭按照設計好的軌道飛行,另一隻眼睛精確計算最佳途徑,並隨時修正。
  根據嫦娥三號的“身材”,科研人員研製了“一人高”的大尺寸“座椅”——探測器支架適配器,讓嫦娥三號能夠穩穩地“坐”在上面。
  西安光機所研究員楊建峰告訴記者,嫦娥三號任務中,長三乙安裝了西安光機所研製的三台箭載攝像裝置。對火箭助推分離、級間分離、整流罩分離、星箭分離等飛行過程進行實時拍攝,便於地面指揮中心“近距離”跟蹤火箭及探測器組合體的狀態。
  “從方案論證到初樣再到正樣,火箭系統通過應用新技術進行軟硬件升級,目前是最新版本。我們對圓滿完成本次發射任務有信心。”岑拯說。
  49歲的岑拯曾經作為航天領域的傑出人物登上國家形象系列宣傳片。航天已經成為中國人一張驕傲的名片。
  “雖然可能在凌晨發射,還是希望全國人民能夠關註長三乙的第25次出征,關註嫦娥三號開啟飛天登月之旅。”岑拯說。
(原標題:長三乙運載火箭將迎來第25次出征)
(編輯:SN0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xqzz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